节能降耗

从广安门医院实践看能源费用托管:绿色节能的智慧样本

来源:广安门医院

发布日期:2025-08-07

在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医院作为能源消耗大户,既要保障24小时不间断的诊疗供电、精准温控等核心需求,又面临降本增效、绿色转型的迫切任务。能源托管模式以"专业运营+智能管控"为核心,通过一体化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平衡医疗安全与能效提升,为医院构建更稳定、经济、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成为破解行业痛点的重要路径。


政策背景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双碳”的大背景下,国家也发布了一系列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智慧医院建设的相关文件,多次强调降低万元收入能耗和推广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提出“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要求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广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


医院后勤现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临床医药研究所),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目前,医院共有2个院区,总建筑面积15.1万余平方米。


2019年,为响应国家号召,提升院后勤保障水平和运行效率,加强能源的科学管理,我院建设了智慧后勤运维系统,采集后勤设备、能源及环境等有关参数,初步实现了部分区域及重点机房的能源消耗监测和运行监控,辅助后勤运维人员提供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后勤管理服务,为支撑我院“医、教、学、研”安全、绿色、高效、舒适的良好运营环境及后勤数字化转型打造了良好开端。


随着近两年后勤建设系统的逐步投入使用,我院后勤日常工作中对整体运营节能降耗的需求、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后勤服务品质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出来。在后勤运行实践中发现,智慧后勤体系建设需要数字化平台来对后勤种类繁多的系统和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基于平台提供的整体数据分析来进行节能降耗和服务品质提升相关工作的开展,整体降低医院后勤成本。同时还需要补全前期因预算限制未建设的物联网系统,实现更全面的数字化体系建设。


能源费用托管服务项目分析


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的意见》(国管节能〔2022〕287号)指出:公共机构是能源资源节约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还存在着市场化机制运用不充分、节能改造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投入等问题。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有利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利用,以消耗减量实现碳排放降低;有利于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运行中不必要的能源资源保障支出,减轻节能改造对财政资金的依赖;有利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引入节能专业化服务,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


主要节能技改方案


1.空调群控系统建设


目前全院共有4组中央空调系统,其中1套系统正在全部更新改造,其余3套系统都没有自动化群控系统,系统运行依靠人工操作。


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也称群控系统)可实现水泵变频与冷水机组、冷却塔结合进行整体寻优控制。冷水机房的耗能主要设备为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机房的综合能耗由每个单体设备的能耗累加而成,但是每个单体设备的能耗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系统采用冷水机房综合优化算法,跟踪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性能曲线,对每台设备采用主动式控制和整个机房设备的集成控制,实现整个制冷空调系统综合能耗最低的目标。经测算,建设3套空调群控系统年均节能量可达37.40万kWh,单项节能率在15%~18%左右。


2.照明灯具更换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建设


医院照明灯具数量极其庞大,近年来医院对部分长时间使用的灯具、达到使用年限的灯具进行了更换,但仍有12000余盏灯具为传统荧光灯管或其他相对能耗较高灯具,可以更换为LED灯具以实现节能降耗。


传统荧光灯管可视为一个简单的密闭气体放电管,通过灯管的汞原子,由气体放电的过程释放出紫外光,灯管内表面的荧光物质吸收紫外光后释放出可见光,而LED灯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相对荧光灯管,LED的特点非常明显:寿命长、光效高、无辐射与低功耗。经测算,通过节能灯具更换医院年均节能量可达42.27万kWh,单项节能率在50%左右。


智慧后勤体系建设


2019年我院在智慧医院建设规划的框架下,建设了医院智慧后勤一体化管理平台。包含一体化平台及综合监控、能源管理、设备管理为主的三大业务模块,在设备运行状态、能源消耗数据采集、监视的基础上,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实现部分机房的无人值守,通过智能分析,为设备安全优化运行及节能潜力挖掘提供决策支撑,提升后勤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在使用过程中,我院也在实践中挖掘出了更多智慧后勤体系建设的需求:对于底层物联网系统,需要在当前的基础上补充更多的视频监控、设备运行监控点位以实现全院后勤的无人值守机房体系建设;对于后勤报修、巡检等业务流程需要提供更符合现场需求的信息化工具,并提供使用期间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和软件功能的服务;在数据采集和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基础上,还需要建设顶层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析,提供对后勤管理、数据分析、医疗端后勤需求等一站式的服务。


通过能源费用托管服务项目,可以通过节能收益帮助医院完善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平台通过采集现场系统运行数据,以数据为前提制定并分配工作。对于服务类工作,通过工单方式驱动第三方人员主动工作,通过满意度、响应时间、完成时间等数据,不断优化考核指标,形成PDCA闭环管理;对于管理类工作,通过信息化、可视化等方式的执行,帮助后勤管理者进行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的优化配给。最终实现流程合理、运行高效、直观可视的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


管理节能服务


1.基于智慧后勤运维平台的节能诊断


能耗数据是一切影响建筑的能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能耗数据出发诊断的目标为:揭示能耗过程中的低效、浪费环节,并初步计算节能潜力大小。


2.基于平台的节能管理


基于平台能耗仿真、数据挖掘、考核评价、辅助决策、能耗定额等功能,制定行之有效的节能管理策略。


(1)服务模式:月度/季度能耗分析报告;节能信息推送;现场勘察诊断等。


(2)服务内容:


①用能习惯诊断


无效待机时间发掘,根据历史分项用能曲线及物业营运时间、自然环境等条件,判断耗电设备的无效待机时间。做出适宜的断电时间提示;通风(新风)管理,根据气象资料与空调运行情况,协助业主做出自然通风/全新风模式的操作,从而对建筑内做出预冷/热,节约空调能耗;用能习惯分析,根据运行数据,判断夏季空调设定温度是否过低等。


②设备匹配性诊断


空调主机匹配,利用监测系统运行数据记录,统计各台主机运行时间及各主机不同负载率区间内累计运行时间,以此分析空调主机运行调节和选型合理性;冷冻/冷却水泵匹配,根据水泵运行曲线判断水泵的匹配情况,评价水泵的运行效率,监测是否有阀门未完全开启等浪费能耗的情况;灯具匹配,通过数据库,横向对比业主灯具单位面积能耗,提示业主照明密度是否超标。


③能耗总览及用能评价


通过智能化地数据筛选与图形运算整理,将庞大的数据输出为最简单有效的图表。不但可实时显示运行状态,更可以通过庞大的数据计算出系统运行的最优状态。使节能行为有可靠的依据,提高节能管理的效率。

地址:北京海淀区安宁庄东路甲16号6号楼2层

电话:010-62928218      邮箱:zgyyhqw@163.com

京ICP备2025113583号 Copyright©2014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All rights Reserv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840号 版权所有: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医院后勤与安全保卫分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学术论述依据,如有不妥请直接与本网站联系。

ewm

扫码关注公众号

客服电话
010-6292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