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发布日期:2018-08-2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领域开展信息化建设,完善的医疗信息系统不仅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还是医疗卫生科学管理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正在积极展开,但由于起步较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笔者在医疗信息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我国当前医疗信息化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形成科学、规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机制,提供一些参考。
1背景介绍
医疗信息化建设作为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想要发展就不能回避信息化的问题。一直以来,医疗部门都承受着巨大的公共服务压力,只有深度融合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当代医疗信息技术,将分散的各个医疗信息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整个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对医疗信息化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明确将医疗信息化纳入其中,此外,医疗信息化建设还成为了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之一,国家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改进医院管理,开展远程医疗”[1]。可以说,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已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也是本文所要重点研究的对象。
2医疗信息化的理论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2.1医疗信息化的理论内涵
医疗信息化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广义上的医疗信息化涵盖了所有和医疗卫生领域相关的信息技术和产品,是一个复杂度高、系统性强的技术应用领域。狭义的医疗信息化仅仅指的是医院的信息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该系统被美国医疗领域专家Morris.F.Collen定义为“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2]。现在一般在提到医疗信息化时,主要指的就是狭义的医院医疗信息化,关注的重点是与医疗服务和管理有关的信息系统。
2.2医疗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医疗信息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特点是部分国家出于刺激本国经济的目的,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医疗事业发展的政策来推动医疗信息化,一时间,医疗信息化成为了热点。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
2.2.1采用网络技术,突破医疗空间限制
网络通信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实现了在线医疗,突破了以往医疗所受的空间限制。不同医院之间可以通过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进行在线会诊,或者通过这些系统进行远程指导,大大缩减了医护双方的医疗成本[3]。
2.2.2使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医护模式
在传统的医护模式下,从挂号到看诊都需要医护人员手工操作,人工成本较高,而这个过程对患者来说,其付出的时间成本也很高。如果完成了医疗信息化建设,就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预约挂号、病历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医护人员可以在病人就诊时查询到其以往病历及诊疗情况,大大缩减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时间,最大程度避免了因时间延误病情的情况出现。
2.2.3实现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及时沟通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同时为医疗机构和患者双方提供诊疗信息,营造透明的医疗环境。医护人员可以由此了解病人的情况,患者也可通过系统查询到个人诊疗进度,一举两得。
2.2.4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行管理效率
过去的医疗卫生机构在信息资源的管理上,单纯依靠人力进行采集和统计,而应用网络技术之后,可以在城市甚至更大区域内实现医疗信息共享,通过信息系统即可实时采集相关数据并自动分析,能有效提高各个部门间和上下级单位间的协作效率,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
3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3.1信息化标准不统一
当前医疗领域的信息标准相对匮乏,各医院信息系统之间普遍存在无法互联互通、数据无法共享、系统与业务结合不紧密等现实问题,造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而且在运行中还会产生大量不可预料的系统兼容性问题[4]。
3.2法律和政策支持不够
医疗信息化不可避免地涉及各个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共享,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护病人的隐私,这不仅涉及技术层面,更是一个法律问题[5]。哪些信息是可以传递共享的,哪些信息是属于病人的隐私而不能透露的,目前来看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为侵犯隐私的法律纠纷埋下了隐患。
4医疗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加强标准建设
数据标准化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使用效果,良好的数据标准还可以有效防止新的“信息孤岛”的产生。近些年,国家层面已关注到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标准问题,研究公布了一批卫生信息化领域相关的数据标准,如《信息技术/数据源的规范与标准化》《医院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等,但现有的标准大部分是针对数据元的,很少涉及数据传输方面,标准化体系仍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
4.2加快法制建设
医疗信息化建设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一项系统性的基础工程,旨在规范信息市场和信息产业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行为,促进行业的和谐有序发展。但医疗信息化建设不能单纯地依赖政府行政手段进行协调,法律法规作为最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管理工具,也需要得到相应重视,医疗信息化建设需要在法律体系的框架下有序发展,医疗信息化进程中的各类关系的协调也需要法律来保障。
5结语
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当前医疗领域的主流,信息化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了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但就现在而言,医疗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信息化标准不统一、法律和政策支持不够等许多问题。对此,应积极从加强标准建设和加快法制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保障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形成科学、规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机制而持续努力。
友情链接:
地址:北京海淀区安宁庄东路甲16号6号楼2层
电话:010-62928161 邮箱:peixun5430@163.com
京ICP备2025113583号 Copyright©2014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All rights Reserv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989 版权所有: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医院后勤与安全保卫分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学术论述依据,如有不妥请直接与本网站联系。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