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禁限品,有了安全感
2020年7月1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其中明确提到,医院应当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根据需要在医院入口或者重点区域入口进行安全检查,严防禁限物品进入医院。
《规定》实施以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日均安检3.2万人次、包具1.8万次,共查收禁限品4500余件,其中各类刀具1820余件,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
患者正在通过北京友谊医院的门诊通道
锻造安检队伍。北京友谊医院选择具有安检资质的保安服务公司从事安检工作,要求安检人员须具备安全检查技能。确定依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目前,38名安检人员在医院持证上岗。医院还发挥警务室民警安防专业技能优势,组织10次带有实战背景的培训演练,打造一批训练有素、反应迅速、技能过硬的专职安检队伍。
警务室民警和保卫处人员现场维持安检秩序
多措并举,关口前移,医警联动。一是配强警力。经与西城区天桥派出所、通州区焦王庄派出所协调推进,北京友谊医院在西城、通州两个院区均建立了警务室并入驻9名民警,形成了医警联动管控处置机制,为医院安全秩序维护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安防联动。将诊室、护士站等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一键报警等技防手段接入警务室,借助一键报警以及数字化安防监控等设施,北京友谊医院的安防指挥调度中心能够实现应急报警、人员调度、应急处置联动,打造了立体综合的安防技防“天眼”。三是建章立制。每日安全巡查。北京友谊医院保卫处、警务室和安保分队每日对急诊、儿科、留观病房等重点科室和重点部位进行联合巡查。每周联席会议。医院保卫处、医患办与警务室建立每周联席会议制度,分析安全形势,会商重难点问题,协同处置涉医安全事件。每月安全检查。医院保卫处、警务室每月组织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警务室民警认真履行职责
实施安检以来,北京友谊医院医警联动共处置情绪激动、扰乱秩序、无理取闹、行为异常、推搡医护人员、不配合防疫类等问题200余起。
认识有分歧,禁限标准不明
医疗机构实施安检过程中主要面临3个方面问题。
思想认识有偏差。主要是对安检工作的思想认识有“左”有“右”。对安检工作“左”的思想认为伤医事件毕竟是极个别现象,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兴师动众。“右”的思想则片面强调安检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实施了安检,医院的安全秩序管理就基本没有风险了。
安检标准待完善。医院实行安检以来,虽然有法律依据做支撑,但医疗行业的安检流程、安检人员配置、禁限物品等规范标准尚有待明确,具体操作细则有待完善,这些问题不解决,可能导致安检员不愿“较真”,在执行安检过程中,安检不严格、走过场。
运行成本比较高。医院具有面积大、楼群多、人流量大、进出口多等特点,目前,医院在人流量大、情况复杂的门急诊区域设置固定式人物同检设备,在人流量小的点位设置移动式手检设备。但在医院多个进口设置安检通道、配置安检机器和安检员,医院在安检运行上的长期花费成本就比较高。
有法可依 有法可循 有法可讲
安检是维护医院安全秩序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但安检不是万能的。为更好地落实医院安检措施,切实做到运行中安全有序、检查中有法可依、处置中有法可循、宣传中有法可讲,建议从五个方面发力。
加强宣传造势。要加强社会层面的宣传引导,减少个别群众不理解的负面情绪,强化公民遵规守纪的法律意识。要让公众了解,进入医院人员有接受安检的义务,不配合安检是违反规定的行为,要营造自觉依法接受安检、自觉遵守医院秩序的良好氛围。
完善配套细则。尽快出台医院安检的相关配套实施细则,比如《医院安检应急处置预案》《医院安检员岗位职责》《医院安检员文明规范》《医院禁止、限制携带物品目录》等。
纳入绩效考核。应该将医院开展安检工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目标任务之一,列为“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并抓好督促落实。
给予财政支持。医院实施安检,既要购置安检设备,又要花费人力成本。尤其人力成本属于长期性成本,医院在安检人力成本上的开销吃紧,政府要给予医院财政政策的支持和倾斜,以缓解医疗机构的财政压力。
科学设定点位。医院要结合自身特点,认真研究论证,科学合理的设定安检点位,使医院安检既降低人力成本,又满足安检需求,实现入院即安检,把住第一道关口。提高安检效率是未来值得医疗机构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