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人工智能赋能医院后勤设备管理
——以某三甲医院的创新实践为例
陈倩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摘要:本文以某三甲医院为例,探讨了基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医院后勤设备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和用户层,通过设备监控、故障预测、维护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实现对医院后勤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本论文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实施效果,包括能耗降低、故障率下降和医废管理效率提升等实际成效。研究表明,该系统显著提高了设备管理效率和质量,降低了运行成本和故障风险,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5G、数字孪生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系统将进一步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物联网;人工智能;医院后勤设备;智能管理系统;智慧医院;设备监控;故障预测;医废管理;能耗优化;大数据技术
引言: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后勤设备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传统管理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医院后勤设备管理涵盖采购、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传统模式依赖人工记录,存在效率低下、信息不准确、响应不及时等问题。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医院后勤设备管理带来新机遇。本文以某三甲医院为例,探讨基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医院后勤设备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旨在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一、 系统设计
1.1 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和用户层。感知层由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如运行状态、温度、湿度、能耗等,并通过网络传输至网络层。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和通信,采用高速稳定网络技术。数据层存储和处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和挖掘。应用层开发智能管理功能模块,如设备监控、故障预测、维护管理等。用户层为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提供友好界面,方便查看设备状态、接收报警信息、制定维护计划等。
1.2 系统功能模块
1.2.1设备监控模块设备监控模块是系统核心,通过采集和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实现全面监控。系统实时显示设备运行状态,如正常运行、故障停机、待机等,并以图表形式展示运行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能耗等。设备异常时,系统自动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处理。例如,在医院空调系统、电梯、医疗设备等关键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控运行状态,确保正常运行,提高服务质量。
1.2.2故障预测模块故障预测模块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设备运行数据,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通过对设备历史数据的学习和分析,系统识别潜在问题并提前预警。例如,分析医院电梯运行数据,预测故障类型和时间,提前安排维护,避免突发故障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不便。该模块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维修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1.2.3维护管理模块维护管理模块基于设备运行数据和故障预测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系统根据设备运行情况自动调整维护计划,确保维护及时高效。模块支持维护人员记录维护工作,包括时间、内容、更换零部件等信息,便于追溯和优化维护策略。例如,根据医疗设备使用频率和运行状态制定个性化维护计划,确保设备良好运行,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1.2.4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模块该模块对采集到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系统生成各类报表和报告,如设备运行效率报告、能耗分析报告、故障统计报告等。这些报表为管理层提供全面准确的设备运行信息,帮助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例如,分析后勤设备能耗数据,发现能耗问题,采取节能措施,降低运营成本。
1.3 系统关键技术
1.3.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实现设备智能管理的基础。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如温度、湿度、压力、电流传感器等,实现设备互联互通。传感器将运行数据实时传输至系统,为监控、分析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例如,在医院空调系统中安装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环境,自动调节空调运行状态,确保舒适度。
1.3.2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是实现系统智能化的关键。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学习和分析,系统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和维护优化模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故障数据,系统识别故障特征和规律,提前预测故障。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发现潜在问题,为优化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1.3.3大数据技术
医院后勤设备运行数据具有海量、多样、实时性强等特点。大数据技术可有效存储、管理和分析这些数据。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系统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为智能管理提供支持。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设备能耗异常点,为节能管理提供依据。
二、 系统应用
2.1 应用背景与目标
某三甲医院每天接待大量患者,后勤设备运行压力巨大。传统管理模式无法满足需求,设备故障频繁,影响正常运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医院引入基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智能管理系统,目标是实现设备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和故障风险,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2.2 系统实施与应用效果
2.2.1设备监控与故障预警系统实施后,医院后勤设备实现全面实时监控。通过安装传感器,系统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直观展示运行状态。设备异常时自动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处理。例如,在电梯系统中,系统监测运行状态,提前预警故障隐患,维护人员根据预警信息及时检查维修,避免突发故障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不便。应用后,设备故障率降低30%,平均修复时间缩短40%。
2.2.2设备维护管理维护管理模块为设备维护工作带来便利。基于运行数据和故障预测结果,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并自动调整策略。维护人员通过系统记录维护工作,为追溯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应用后,设备维护效率提高50%,平均使用寿命延长15%。
2.2.3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模块为管理层提供全面准确的设备运行信息。通过统计分析,系统生成各类报表和报告,为制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例如,分析能耗数据发现部分设备能耗过高,采取节能措施后,设备能耗降低20%。
2.3 案例分析
2.3.1医院空调系统应用案例
某三甲医院的空调系统是医院后勤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医院的室内环境质量和患者的舒适度。在引入基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智能管理系统后,通过在空调系统中安装温度、湿度和能耗传感器,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空调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室内外环境自动调节运行参数。例如,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医院门诊大厅在非高峰时段的空调能耗较高,通过优化控制策略,系统自动调整空调的运行功率,降低了能耗。自系统应用以来,医院空调系统的能耗降低了25%,设备故障率减少了40%。
2.3.2医疗设备管理案例
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一直是后勤管理的难点。传统管理模式下,设备故障的发现和处理往往依赖于人工巡检,效率低下且容易漏检。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上安装了状态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并传输至云端。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并自动通知维护人员。例如,医院的核磁共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设备的冷却系统存在潜在故障风险,提前发出预警,维护人员及时进行了维修,避免了设备停机。自系统应用以来,医疗设备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延长了30%,设备维护成本降低了20%。
2.3.3智能医废管理案例
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传统模式下,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存在诸多风险,容易导致污染和交叉感染。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医院建立了智能医废管理系统。系统通过在医废收集容器上安装RFID标签和传感器,实时监测医废的重量、位置和状态,并通过智能机器人进行自动化运输。医废的全流程数据被实时记录和上传至云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医废的流转情况。自系统应用以来,医废管理的效率提高了50%,医废丢失和泄漏的风险降低了90%。
三、 数据支持与图表展示
3.1 能耗数据支持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系统实时采集医院后勤设备的能耗数据。以医院空调系统为例,系统在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前后的能耗数据对比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智能管理系统应用后,医院空调系统的能耗显著降低,平均节能率达到26%。
3.2 设备故障率数据支持
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故障预测和预警。以医院的医疗设备为例,系统在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前后的设备故障率对比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智能管理系统应用后,医疗设备的故障率显著降低,平均故障率降低了40%。
3.3 医废管理数据支持
智能医废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医废的重量、位置和状态,实现了医废的全流程管理。系统应用前后的医废管理效率对比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智能医废管理系统应用后,医废管理效率显著提高,平均效率提升了50%。
四、讨论与展望
4.1 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基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医院后勤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了显著的优势。首先,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数据,实现了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其次,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故障预测和预警,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此外,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为医院管理层提供了决策支持,优化了设备管理策略。然而,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物联网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系统的实施成本。此外,系统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仍需进一步加强,以确保医院数据的安全性。
4.2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后勤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系统将集成更多的先进技术,如5G通信、数字孪生和区块链技术,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例如,通过5G技术实现设备的低延迟通信,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响应速度;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医院设备的虚拟模型,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区块链技术加强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确保医院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此外,系统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通过移动化和即时通讯技术,实现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高效协作,提升医院后勤管理的整体效率。
五、结论
本文以某三甲医院为例,探讨了基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医院后勤设备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通过系统设计、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持,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智能管理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医院后勤设备的管理效率和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和能耗,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后勤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孙山宗,吕楠.探索新时期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的提升举措[J].健康中国观察,2021(04):83-85.
[2]朱志洪,林建华.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的“5G”医院后勤质量管理模式探析与实践[J].医疗装备,2021,34(07):67-69.
[3]李洁.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1):89-93.
[4]王明,杨雷.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信息管理,2017,34(5):97-100.
[5]周凯.智能化时代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问题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6):1-3.
[6]卢志贺.大型三甲医院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12):1-4.
[7]周书灏.物联网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趋势[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0,21(1):3-5.
[8]张苏徽,赵建明.基于物联网的医院后勤建设构想[J].中国设备工程,2020(18):2-5.
[9]唐软.医院后勤管理系统的未来展望[J].唐软科技,2025(01):1-3.
[10]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物联网技术在医院智慧后勤建设中的应用与探索[J].智慧医疗网,2024(12):1-4.
[11]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医院后勤智慧化管理模式研究[J].智慧医疗网,2024(06):1-5.